麻醉面罩,是手術室中常見的醫療器械耗材,是無創通氣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我將以Intersurgical的麻醉面罩為例,講述使用麻醉面罩的原因、正確選擇麻醉面罩的方法以及使用無囊麻醉面罩的操作方法。
1.使用麻醉面罩的原因
當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這時就需要用到麻醉面罩了。在全麻的初始階段,麻醉面罩連接到麻醉回路中,為病人輸送氧氣與揮發性麻醉氣體(如七氟烷、恩氟烷、異氟烷等),當患者吸入足夠量的麻醉氣體后進入麻醉維持期的“沉睡”狀態,面罩就會被移去,麻醉醫生會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或者置入喉罩,建立人工通氣道。在手術結束的最后階段,麻醉面罩會被再次使用,為患者提供氧氣,幫助患者從麻醉狀態中恢復意識。在個別案例中,麻醉醫師會在整個手術過程中維持面罩在固定的位置(如果手術時間較短),或者在較長時間手術中使用鉤環將麻醉面罩固定。
2.怎么樣選擇麻醉面罩?
在任何麻醉過程中,選擇合適的麻醉面罩需要考慮很多因素,一些醫院規定,在院醫生必須選擇一次性使用的麻醉面罩用來消除病患之間的交叉感染,但是這些醫院會有一部分重復使用麻醉面罩,用于困難氣道的處理。大多數醫生對于麻醉面罩的選擇最關注的是它的密封性能, 然而,盡管擁有先進科技的國外公司做了很大的努力,還是很難生產出能夠為每位病人提供100%密封的麻醉面罩。所以,麻醉面罩選擇的實踐主要是臨床醫生的工作。有些醫生喜歡帶充氣墊的麻醉面罩,認為它能帶來足夠的密封壓,能與臉部緊密貼合,另外,有些醫生喜歡無充氣墊的麻醉面罩(如Intersurgical的ECO系列的無囊麻醉面罩),認為其邊緣設計符合人體臉部解剖結構,帶來比帶囊面罩更好的密封性能,同時使患者佩戴時帶來更加舒適的體驗,特別是對于那些做過臉部手術或者有過整容史的患者,醫生往往不需要使用較大的力量扣壓面罩形成密封,無囊麻醉面罩柔軟的邊緣與防滑圈加上符合解剖結構的設計,為患者帶來了更加舒適的體驗,也減輕了患者和醫生的心理負擔。有專家認為,麻醉面罩的發展趨勢是趨向無囊化、輕質化、環?;?,市場上已經出現了這樣的產品,特別是整個歐洲的醫療市場,對醫療垃圾處理的要求非常之高,傳統PVC材料的麻醉面罩在歐洲已經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用新型環保材料PP、TPE(不含鄰苯二甲酸鹽)制成的面罩,這種麻醉面罩質地輕軟,并且在焚燒處理時不會產生二惡英這種致癌物(若用填埋處理,其降解的速度是傳統PVC的幾十倍),最近幾年,歐洲醫療界這種先進的理念已經開始影響國內醫生,他們逐漸開始摒棄傳統PVC材質的醫療耗材,轉而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雖說這種理念還亟待推廣,但是這種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現今,絕大部分廠商生產面罩的尺寸范圍是從0-6號,共7個尺寸。這給醫生帶來了更多的選擇,但是7個尺寸的面罩也加大了醫生選擇的難度,醫生將會耗費更多的時間用于選擇麻醉面罩上,同時也加大了庫房的庫存,耗材庫存的加大意味著更少的經濟效益。有些專家認為,7個尺寸的麻醉面罩太多了所以根據臨床專家的設想,擁有4個尺寸的無囊面罩誕生了,他們認為5號6號的面罩根本不需要,一位臉型較大的患者并不意味他需要一只寬大的麻醉面罩,,對于患者來講,一款麻醉面罩只需罩住鼻子和嘴即可,所以無需蓋住臉部其他多余部分,這樣較小的體積意味著輕質量,對患者面部的壓迫就越小,相對于寬大的帶囊面罩,減小了機械死腔量。
一些麻醉面罩設計專家為了更快捷的讓醫務人員選擇適合病人型號的面罩,采用了顏色標記法來標記不同型號的面罩,如下圖所示,新型的4種尺寸覆蓋了老式的6種尺寸,醫務人員可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來選擇合適的麻醉面罩,長期以往,臨床醫生只需憑借臨床經驗,通過記憶相對應四種面罩的顏色,即可快速選擇出合適的尺寸。
3使用無囊麻醉面罩的操作方法
(1)根據尺寸對應表選擇適合患者的麻醉面罩
(2)從包裝袋中拿出麻醉面罩,將面罩的底部對準患者的下唇后部,輕輕扣下麻醉面罩使之罩住患者的嘴和鼻子,符合人體臉部解剖的設計能夠涵蓋很大一部分不同尺寸和不同形狀的臉型。
(3)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扣住面罩,如果需要,可用剩余的手指抬起患者的下巴。
(4)無需向下按壓面罩以保證密封。邊緣部分的材料與符合人體臉部解剖的設計保證了只需使用最小的壓力即可達到密封。
麻醉面罩雖是最普通的醫用耗材,但它在手術室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何選擇一款符合人體工程力學的面罩在提高麻醉安全,保證麻醉質量方面具有重要意義。